敞蓬车半自动折叠式软顶
敞蓬车半自动折叠式软顶是液压式软顶,由敞篷车软顶模块 CVM III 控制。 如果折叠式软顶碰到风窗框板,必须用手通过拉槽将其向下拉。 打开时通过按动按钮完全自动进行的。
折叠式软顶运行条件
- 点火开关在位置 1 (总线端 Kl. R 接通)
- 速度 < 5 km/h
- 未安装硬车顶
打开步骤
- 操纵打开操作开关
- 车窗玻璃降下。
- 基本模块 (GM) 通过 K 总线将信息传送至敞篷车软顶模块,使车窗降下。
- 折叠式软顶在风窗框板处松开
- 折叠式软顶向折叠式软顶保存箱方向移动
- 折叠式软顶降至折叠式软顶保存箱内
- 折叠式软顶上的卡钩闭合
- 该步骤结束后,组合仪表中的 LED 指示灯熄灭。
- 等候 2 秒钟后 (继续按下打开按钮) 车窗玻璃关闭
关闭步骤
- 操纵关闭操作开关
- 降下车窗玻璃
- 基本模块 (GM) 通过 K 总线将信息传送至敞篷车软顶模块,使车窗降下。
- 折叠式软顶从折叠式软顶保存箱内升起
- 折叠式软顶向风窗框板方向移动
- 折叠式软顶在风窗框板上方停住
- 驾驶员将折叠式软顶拉至风窗框板,同时操纵车门内抓手中的开关。 卡钩将折叠式软顶向下拉。 如果组合仪表中的 LED 指示灯熄灭,则折叠式软顶在风窗框板处锁止。
- 等候 2 秒钟后 (继续按下车门内抓手中的开关) 车窗玻璃关闭
部件
敞篷车软顶模块 (CVM III)
敞篷车软顶模块获得折叠式软顶的位置。 它控制液压装置和风窗框板联锁。 此外,出现的故障将被存储。
操作开关
为打开和关闭折叠式软顶,车上的操作开关应装两个按钮。 当操纵按钮时,按钮接通至敞篷车软顶模块的地线。
指示灯
组合仪表中安装有指示灯 (LED 指示灯),当折叠式软顶打开或关闭时,指示灯会亮起。当折叠式软顶完全打开时,即收在折叠式软顶保存箱内或在风窗框板处锁止时 (完全关闭),LED 指示灯熄灭。 如果操纵过程中折叠式软顶移动中断,则 LED 指示灯闪烁,这表示折叠式软顶未置于固定的终端位置或两端未固定。
液压系统
折叠式软顶的移动通过液压缸进行。 需要的机油压力由液压机组产生。 该机组由一个机油箱构成,还包括压力泵。 压力泵由直流电马达驱动,其电流由两个继电器接通。 继电器安装在前座乘客座椅后的继电器托架上。 继电器由敞篷车软顶模块控制。
液压装置中没有安装液压阀。 由于主柱有两个运动方向,所以调节泵马达可转换极性。
提示: 折叠式软顶急速移动表明车辆蓄电池充电不足。
电动驱动
折叠式软顶锁止在风窗框板上通过一个电动驱动装置完成。 驱动装置直接由敞篷车软顶模块控制。 操作员通过车门内抓手将折叠式软顶向下移,直至卡钩嵌入车窗框架内,即完成联锁过程。 如果车门内抓手内的霍尔传感器和车窗框架内的霍尔传感器识别到折叠式软顶被拉至车窗框架内,则电动驱动装置被控制。
为松开折叠式软顶,应改变电动马达的旋转方向。
如果折叠式软顶完全存放在折叠式软顶保存箱中,卡钩也会闭合。
霍尔传感器
折叠式软顶的位置通过霍尔传感器确定:
霍尔传感器是电流开关。 定义的接通限值: 断开状态为 4mA ,接通状态为 15mA。 为了使一个开关识别一个物体,在传感器前面至少 1 mm 处必须有一个铁磁体。
车上有两个不同的霍尔传感器回路,折叠式车顶传感器和车身传感器。
车身传感器
- 折叠式软顶收起开关 (I01120)
线脚布置: CVM 插头 A,26 芯,线脚 Pin 4 和 17
功能: 识别折叠式软顶是否完全收在折叠式软顶保存箱中。 液压泵关闭,卡钩闭合。
- 折叠式软顶升起开关 (I01121)
线脚布置: CVM 插头 A,26 芯,线脚 Pin 5 和 18
功能: 识别折叠式软顶是否完全升起。 液压泵关闭。 折叠式软顶必须由操作员拉至车窗框架上。
- 折叠式软顶联锁开关 (I01119)
线脚布置: CVM 插头 A,26 芯,线脚 Pin 3 和 16
功能: 识别折叠式软顶是否置于车窗框架内。 如果另外接通了车门内抓手开关 (I01131),则折叠式软顶联锁电动马达被控制。
折叠式软顶传感器
- 风窗框板联锁开关 (I01130)
线脚布置: CVM 插头 C,18 芯,线脚 Pin 4 和 5
功能: 识别折叠式软顶的卡钩是否完全闭合。 联锁驱动装置关闭。
- 风窗框板去联锁开关 (I01129)
线脚布置: CVM 插头 C,18 芯,线脚 Pin 13 和 14
功能: 识别折叠式软顶的卡钩是否完全打开。 联锁驱动装置关闭。
- 车门内抓手开关 (I01131)
线脚布置: CVM 插头 C,18 芯,线脚 Pin 6 和 15
功能: 识别操作员将折叠式软顶向下拉至车窗框架内。 如果另外接通了开关 ”折叠式软顶联锁”,则折叠式软顶联锁电动马达被控制。
硬车顶开关
通过硬车顶霍尔传感器识别车上是否安装有硬车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