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门轿跑车的车门较大。由于 B 柱更靠后,安全带不如四门车上容易触及。
在系安全带时需要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身体转动。在美国导致客户在调查时给出负面评价。
BMW 在 E92 上首次批量安装安全带插入器。
优点:可更方便和舒适地抓握保险带。
当座位已占用时,前乘客侧安全带插入器才受控。
这个功能逻辑是一项竞争优势。
将描述安全带插入器的下列部件:
在系上安全带的状态下,安全带插入器集成在侧饰板中,看不到。此外,它与车内设计和谐匹配。安全带插入器由下列部件组成:
索引 |
解释 |
索引 |
解释 |
---|---|---|---|
1 |
安全带插入器托臂 |
2 |
支架 |
3 |
带传动机构的驱动装置 |
4 |
支架 |
安全带插入器最多可伸出 350 mm。伸出和缩进的持续时间低于 2 秒钟。
安全带插入器控制器控制安全带插入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位置通过驱动装置中的一个霍尔传感器反馈到安全带插入器控制器。
安全带插入器的伸出极限位置由另一个霍尔传感器检测。极限位置被用信号传递到安全带插入器控制器。
安全带插入器控制器通过 LIN 总线把两个信号发送到脚部空间模块 (FRM)。
索引 |
解释 |
索引 |
解释 |
---|---|---|---|
1 |
脚部空间模块 (FRM) |
2 |
安全带插入器控制器 |
3 |
带霍尔传感器的驱动装置和极限位置霍尔传感器 |
4 |
接线盒电子装置 (JBE) |
5 |
带霍尔传感器的驱动装置和极限位置霍尔传感器 |
6 |
安全带插入器控制器 |
LIN |
局域互联网总线 |
Kl. 30g |
可转换的总线端 Kl. 30 |
Kl. 31 |
总线端 Kl. 31 |
|
|
前部安全带锁扣触头识别安全带是否插在安全带锁扣中。多重乘员保护系统 (MRS) 接收该信号。
前乘客侧座位占用识别装置识别座位是否已占用。CAS 通过总线端 Kl. R 为座位占用识别装置供电。
下列控制单元参与了安全带插入器:
脚部空间模块 (FRM) 控制驾驶员侧和前乘客侧的两个安全带插入器控制器。安全带插入器控制器通过一个 LIN 总线与脚部空间模块连接。在脚部空间模块中安装了用于控制的软件。
在多重乘员保护系统 (MRS) 上连接着驾驶员侧和前乘客侧的安全带锁扣触头。MRS 控制单元通过车身 CAN 与 FRM 连接。MRS 控制单元转发安全带锁扣触头的信号。
便捷进入及起动系统 (CAS) 是总线端控制的主控制单元。
CAS 在总线上发送总线端状态。
此外,CAS 用信号向前乘客侧座位占用识别装置传递总线端 Kl. R。
此分电器与接线盒电子装置构成接线盒。分电器通过总线端 Kl. 30g 为安全带插入器控制器供电。
描述了安全带插入器的下列系统功能:
驾驶员侧安全带插入器按照下列功能逻辑伸出:
初始状态 |
动作 |
功能 |
---|---|---|
总线端 Kl. 30 接通、驾驶员侧车门关闭、安全带锁扣触头断开、安全带插入器已缩进、自最近一次解除保险锁死以来驾驶员侧车门发生过车门切换、装备无钥匙便捷上车及起动系统时识别传感器在车辆中 |
从总线端 Kl. 30 切换到总线端 Kl. R |
驾驶员侧安全带插入器伸出 |
从总线端 Kl. R 切换到总线端 Kl. 15 |
||
总线端 Kl. R 或 Kl. 15 接通、驾驶员侧车门打开、安全带锁扣触头断开、安全带插入器已缩进、装备无钥匙便捷上车及起动系统时识别传感器在车辆中 |
关闭驾驶员侧车门 |
驾驶员侧安全带插入器伸出 |
前乘客侧安全带插入器按照下列功能逻辑伸出:
初始状态 |
动作 |
功能 |
---|---|---|
总线端 Kl. 30 接通、前乘客侧车门关闭、安全带锁扣触头断开、安全带插入器已缩进、自最近一次解除保险锁死以来前乘客侧车门发生过信号切换、装备无钥匙便捷上车及起动系统时识别传感器在车辆中 |
从总线端 Kl. 30 切换到总线端 Kl. R |
前乘客侧安全带插入器伸出 |
总线端 Kl. R 接通、前乘客侧车门关闭、安全带锁扣触头断开、安全带插入器已缩进、自最近一次解除保险锁死以来前乘客侧车门发生过信号切换、前乘客座椅被识别成已占用或总线端 Kl. R 接通后时间少于 10 秒钟、装备无钥匙便捷上车及起动系统时识别传感器在车辆中 |
从总线端 Kl. R 切换到总线端 Kl. 15 |
前乘客侧安全带插入器伸出 |
总线端 Kl. R 或 Kl. 15 接通、前乘客侧车门打开、安全带锁扣触头断开、安全带插入器已缩进、自最近一次解除保险锁死以来前乘客侧车门发生过信号切换、座椅被识别成已占用或总线端 Kl. R 接通后时间低于 10 秒钟、装备无钥匙便捷上车及起动系统时识别传感器在车辆中 |
关闭车门 |
前乘客侧安全带插入器伸出 |
驾驶员侧和前乘客侧安全带插入器按照下列功能逻辑缩进:
初始状态 |
动作 |
功能 |
---|---|---|
安全带插入器已伸出、车门关闭 |
接通安全带锁扣触头 |
安全带插入器缩进 |
行驶速度大于 7 km/h |
||
安全带插入器在伸出位置超过 60 秒钟 |
||
打开车门 |
||
机械卡住 |
||
安全带插入器已伸出、车门关闭、总线端 Kl. R 接通 |
从总线端 Kl. R 切换到总线端 Kl. 30 |
安全带插入器缩进 |
前乘客侧安全带插入器还按照下列功能逻辑缩进:
初始状态 |
动作 |
功能 |
---|---|---|
安全带插入器已伸出、车门关着、总线端 Kl. R 或 Kl. 15 接通、座椅未占用 |
总线端 Kl. R 接通后的时间等于 10 秒钟 |
前乘客安全带插入器缩进,前乘客侧车门信号切换被删除 |
作为伸出时的防卡保护措施,安全带插入器在碰到障碍物时换向运动 20 mm。驱动装置中的霍尔传感器执行安全带插入器的锁止识别。
安全带插入器的前部件在缩进时机械弯折,作为防卡保护。
安全带插入器的驱动装置具有过热保护。在多次控制驱动装置后,过热保护被激活。
高于 16 V 的电压被识别成过压。
低于 9 V 的电压被识别成低电压。
在这两种情况下不控制安全带插入器。
提示:安全带插入器缩进时的防卡保护!
安全带插入器的前部件在缩进时机械弯折,作为防卡保护。不存在损坏。
提示:带 2 个接地端的安全带插入器控制器!
为了区分安装位置,前乘客侧安全带插入器控制器有一个附加设码针脚。总线端 Kl. 31 接在设码针脚上。
代替座位占用识别装置,在多重乘员保护系统 (MRS) 上连接着美规前乘客座椅座垫。
保留印刷错误、内容疏忽和技术更改的可能性。